C_半导体器件电子学


对应教材为《半导体器件物理》 - 第二版 - 孟庆巨/刘海波/孟庆辉编著

半导体物理基础

  1. 能带图 P10 1-3 P18
  2. 导带电子 P14/15
  3. N施主P受主(杂质/能级) P20/21 图1-8 /1-9
  4. 费米能级 P26
  5. 电子空穴浓度 P27
  6. 本征半导体 P28
      一种杂质的半导体 P29/30 图1-13
      (杂杂质补偿半导体 P31)
  7. 载流子散射 P36/39
  8. 电荷运输 P41
  9. 静电场/电势 P45/46
  10. 非平衡载流子 P48
  11. 准费米能级 P51
  12. 直接复合机制 P52
  13. 连续性方程/泊松方程 P58

PN结

  1. PN结空间电荷区 P65 图2-3
  2. 单向导电性 P71 图2-5 公式2-1-7/19
      少数载流子注入 P72 图2-5
      扩散近似 P73 公式2-2-11/12
  3. 正向注入/反向抽取(电压电源关系)
      P76 图2-7 P78 公式2-3-22
      P75 假设
  4. 正偏复合电流 P81 图2-10
  5. 隧道电流 P83 图2-11过程
  6. 温度对PN结IV特性的影响 图2-15
  7. 耗尽层电容/扩散电容 P87概念 公式2-7-2
  8. 频率/开关特性 P91概念 P93/96 图2-21
  9. PN结击穿/雪崩 P99概念  

双极结型晶体管

  1. 放大作用 P110 图3-5
      电流分量/电流增益
  2. 电流(载流子) P115 图3-10
      边界条件 P117 图3-11 P119 1.3
      假设^4
      正向有源求IB/IC/IE
  3. EM方程 图3-14 公式2-4-5/6
      工作模式^4 P122 图3-15!
  4. 非理想(Know)(缓变基区/电流集聚效应)
  5. 厄利效应 P126
  6. 频率响应 P127-129
      科尔克效应 P129过程
  7. 混接Pi模型 P133 公式^4
  8. 晶体管开关特性 P135 图3-27
      开关时间 P136
  9. 击穿 P139  

MOS管

  1. MOS管结构 P191
  2. 表面空间电荷区 P193
  3. 积累/耗尽/反型(反型条件 P196)P194 图6-4
  4. 理想MOS电容器 P197/198
      图6-7(积累/平带/耗尽/反型/强反型)
      沟道电导与阈值电压
  5. 实际MOS电容器
      功函数 P206
      阈值电压 P210
  6. 夹断(基本参数 P212)
      线性
      饱和
  7. 等效电路/频率响应
  8. MOSFET类型 P220表
  9. 亚阈值区 P221
  10. 其余因素(Know)
  11. 小型化(Know)  

附录

常用公式

 附1a
 附1b
 附1c